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科创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支撑,关乎实体命脉、关乎大国重器。两年前,宝山这个传统老工业基地被市委赋予全新历史使命——“科创中心主阵地”。之后,“南北转型”战略上升为全市“十四五”空间新格局重要版图,市十二次党代会又作出进一步部署,要求宝山加快功能提升,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和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宝山,这片经历血与火淬炼的热土,迎来厚积薄发的历史性时刻。
两年来,宝山在科创浪潮中乘风破浪,以环上大、复旦、北大为代表的一批大学科技园纷纷落地开园,宝山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五大市级特色园加速提质,总面积32平方公里的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脱胎换骨,科创1号湾贯通新生……宝山新貌,折射出喜人的“科创蝶变”。
潮起三江口
矗立在“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大厅中央的2500立方米高炉光彩夺目,一下便将人们带回那段铁花绽放、铁水奔腾的火红岁月。如今,这座曾经的高炉厂房已蝶变新生,成为城市中靓丽的地标建筑——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硬核工业的韵味与现代文明的朋克在此交汇,彰显着宝山这座曾经的钢铁之城向科创之城的转型活力。
“金色炉台”所在地为原上海第一钢铁厂厂区,近年来,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和时代快速变迁,被视为全市待开发土地中不可多得“大衣料子”的吴淞工业区,迈入转型升级发展阶段,未来将成为承载上海北部城市副中心功能的吴淞创新城。
进入新发展阶段,上海统筹布局东西南北中和五个新城,拉开了“申”字形的高质量发展新布局。宝山作为上海南北发展轴上的北部节点,是整个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块。今年7月15日,上海宝山转型发展全球推介大会在“金色炉台”隆重举行。会上,《宝山区全面奋进北转型全力建设主阵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意味着“北转型”这一宏阔战略,全面落地为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进入加速施工期。
在宝山区委书记陈杰看来,要把宝山的“小齿轮”挂上国家战略“大齿轮”,努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转型的新路子,需要加快转的步伐、提高转的层次、完善转的机制、激活转的动能。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个焦点”,宝山构建起“六大赋能体系”的科创生态圈。全力以赴打好“大学牌”,宝山环上大科技园5个基地形成全链条创新孵化功能,一批“卡脖子”的创新项目成功转化,一批知名大学科技园品牌加速集聚。上海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科创产业和城市更新两大母基金为科创宝山导入“金融活水”。围绕转型发展,宝山区级层面更是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更大、兑现速度更快的创新性政策:大学科技园发展“黄金十条”、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举措、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创30条”以及力度空前的生物医药专项政策2.0版,全力扶持企业茁壮成长。
经过努力,宝山版“科创生态丛林”已经初步构建,生机盎然、万物竞发。“北转型,宝山行!”上海宝山转型发展全球推介大会现场宣介专题片中一句平实的解说词,也时刻鼓舞着宝山干部群众,并成为社会各界表达对宝山未来期许和发展信心的“金句”。
风涌承载区
科创蝶变离不开优质承载空间。作为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核心承载区,吴淞和南大两块难得的“大衣料子”,正加速裁剪出新兴产业扎根壮大的广阔空间。如今的吴淞创新城已抖落烟尘,成为上海面积最大、条件最好、配套最全的可供成片开发的区域,产业加速更新、城市地标群加速打造,伴随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落子吴淞创新城,不久的将来,这片曾经的硬核工业用地将蜕变成为柔中带刚的开放式大学校区,描摹出文创与科创交融共生的画卷。
▲南大智慧城效果图©南大开发公司
与之相望的南大智慧城是上海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留白”,历经“十年磨一剑”,近6平方公里基本拆平、土地整体收储,实现“兜底翻”。现如今,南大地区正秉承绿色、低碳、智慧要求,按照以企业总部经济为核心,以数字经济、合成生物、科技金融为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打造“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的全域动态智慧新城,被评为三星级“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南大、吴淞这两座由老工业区转型的新城正不断提升其作为科创中心主阵地核心承载区的显示度,打造成为新兴产业活力绽放的热土。
▲“数智南大”产业园效果图©南大开发公司
今年召开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第三批13个特色产业园区正式推出,宝山区“数智南大”产业园、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位列其中。至此,继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后,宝山市级特色产业园数量已增至5个。当前,生物医药产业是宝山积极培育的朝阳产业,也是宝山抢抓领跑的一条“新赛道”。从最初企业零星布局,到目前头部阵营成型,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成规模。近年来,园区已成功吸引了包括朝晖药业、宝济药业、惠永制药、正大天晴康方、博沃生物、景泽生物、美迪西、东方基因、乐土科技、美生医疗等在内的一批高能级项目,宝新园、国盛宝山药谷、天瑞金MAX科技园、金桥北郊产业园等专业园区持续建成,“研发、生产、服务”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形成汇集。今年9月,上海创新型疫苗科技园挂牌成立,聚集了上药康希诺、蓝鹊生物、博沃生物、艾博生物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和生物科技“独角兽”,聚焦通用型疫苗、肿瘤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研发制造。今年9月,总投资15.7亿元的美迪西北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工奠基,将为宝山全链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扣上重要一环。
未来随着沿江沪渝蓉、沿海沪苏通两条高铁线的接入,宝山有望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好“南承中心辐射、北向跨江联动、东接浦东引领区、西连长江经济带”大文章,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努力打造成为上海沿江沿海大通道的战略节点。
科创促转型
以产业制造承托科技创新策源、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制造升级,宝山坚持打造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创中心主阵地。
打好“两张牌”,即以上海大学为代表的“大学牌”,以及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大企业牌”,主要解决的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让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环上大科技园已落地276家企业,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个,涵盖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还有一批待转化项目在持续对接服务中。
为助力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宝山还在区内各大学科技园开展“先投后股”试点项目征集、遴选、储备工作。每年将在区产业扶持资金中设立预算5000万元的“先投后股”专项资金,对优质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陪伴,为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提供“软服务”和“硬支撑”。
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今年9月,市政府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目标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方案》明确提出,宝山等地区要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材料三大未来产业领域提升产业转化承载能力,打造未来产业集群。
伴随高层次产业布局,除了生物医药外,今年,易卜半导体晶圆级集成电路封装、视比特机器人、德业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基板的生产和测试基地等数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地,一批高能级项目在宝山加速集聚,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完备的供应链、复杂的应用场景,给予企业完善创意、打磨产品的黄金机遇,专精特新企业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脱颖而出。此前,2022年度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公布,宝山区共有1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以来新增获评企业13家,意味着宝山区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增至263家。
剖析这些进入“国家队”榜单的企业,既有飞凯材料、长伟锦磁、西艾爱电子等掌握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企业,也不乏快仓智能、阿为特、西普瀚芯等在关键领域补短板、填空白的企业,还有欧冶云商、杰宁新能源等竞逐工业互联网、绿色新能源等新赛道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倍增,进一步折射出“北转型”的澎湃经济活力。
改革聚合力
为营造创新生态,宝山以系统观念集聚创新要素,集聚科创服务,包括科创企业和科创人才所需要的各类服务,让科技创新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配套都能在宝山便捷高效地享有。
加强项目落地服务机制保障,成立区科创委,统筹全区投资促进和招商引资工作,凝聚条块合力,实行处级干部挂帅的产业专班对接机制,以高效、热情、专业的态度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服务,优化缩减产业准入流程,发布《宝山区投资促进项目落地全链式服务实施意见》,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流程、最快的时间,打造高效、便捷、务实的“宝山服务”品牌,提升服务企业能级。《意见》破解项目服务痛点,解决了“企业找谁服务”“为企业服务什么”“服务企业有没有终点”等问题。同时规范了项目落地服务范式,着眼项目服务“全流程”、跟踪“全过程”、保障“全领域”,对于项目服务的职责再明晰、时限再收紧、流程再重塑。此外,实现项目服务“三链融合”,以科创服务链的创新,打通科创资源链,激活科创生态链,促进人才、政策、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集聚、高效协同,形成创新集聚迭代、企业高速成长、活力不断迸发的国内一流的科创软环境。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宝山不遗余力,相关政策举措已迭代到5.0版。2021年初,宝山发布了十大惠企新政,其中包括:实现开办企业“一个环节、当天发照”;满足新开办企业申领发票的正常经营需求;实施“拿地即开工”四证同发审批模式;实行产业项目建设工程单体竣工提前验收;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实施符合发展导向的产业项目跟投机制;创新企业监管标准和模式;对重点企业实施“一把手代办专员”制度;推出升级版“宝山优秀人才樱花卡”;全面开放公共服务应用场景等。这十大举措又被称为惠企“黄金十条”,为企业在宝山发展创业提供了诸多实在的便利。
打造“引才”磁场,建立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底数的“人才安居房源库”,申请过程可实行“承诺制办理”,对于急需解决居住问题的员工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先入住后申请”,让宝山宜居、宜业、宜游,让人才近悦远来,是宝山持续努力的方向。今年国庆长假前,宝济药业又拿到了24套公租房人才公寓,解决了企业研发人员、中层干部和产线员工新增的住房需求,租赁价格也只有市场价格的一半左右。“这次精准对接解决了我们企业员工住宿的困难,对我们更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一个有力支撑。”宝济药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姝敏说。
科创宝山,未来已来。作为上海“南北转型”的重要一极,在高水平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新征程上,宝山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上海使命,坚持以科创、开放为根本动力,以生态、幸福为价值追求,努力在区域转型中闯出新路,在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通过整体性、系统性转型打造成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主力军、传统工业地区转型的样板区、实体经济筑基的压舱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为上海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2021-2024 上海南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环镇北路936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0444
沪ICP备2021015818号